打造“狼性团队” 逆境奋勇争先

 公司新闻    |      2016-11-18
    如何乘势而上,奋战四季度,确保全年整体效益创新高?李总提出三项具体要求。
    本报讯   10月24日下午,在制造企业三季度经济活动总结分析会上,建材、果蔬、电池、蓄电池依次汇报了三季度生产经营情况,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,提出了下步工作的具体目标和措施。果蔬公司总经理刘军以《震撼 颠覆 反思》为题,同与会人员分享了赴深圳学习和参观考察华为、腾讯、联想等企业的感悟和体会。
    1至9月份,四家制造企业效益稳步增长。针对三季度的经营情况和四家企业的总结分析,如何乘势而上,自我加压,奋战四季度,确保全年整体效益创历史新高?李总提出三项具体要求:
    ----着力打造“狼性团队”,逆境锐进奋勇争先。
    从目前发展势头来看,尽管今年各企业利润指标创新高,但与国内先进企业相比差距仍然很大,发展的步子较慢。主要原因是团队的“狼性”不足,业绩平庸。因此,各企业必须向华为学习,增加点“狼性”精神,敢于争创新高。刚才,果蔬公司刘总谈到狼有三大特点:一是敏锐的嗅觉;二是不屈不挠、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;三是群体奋斗意识。作为一个“狼性团队”也有三大特征:
    首先是每个人要做好自己,为自己的当下价值和未来的价值全力以赴。这是团队精神之根。现在有些干部只顾眼前、不想长远,更不去考虑企业将来如何发展。比如,华为1987年建厂时靠两万元起家,七、八个员工给别人代销。当时他们没有一个专业技术人员,在副团级转业干部任正非的带领下,经过29年坚持不懈的努力,发展到拥有17万员工、年销售收入5000亿元、产品畅销178个国家、年薪400万元以上员工就有1000多人的规模,员工的离职率极低。这是企业做大、做强,效益逐年快速提升的必然结果。相比之下,我们的员工离职率为什么这么高?主要是工作较累、待遇偏低。华为的主业是通讯设备和技术,手机和电脑产品。华为的程控交换设备享誉全球。所以,我们要想留住人才,必须瞄准高新技术、高附加值产业上项目,必须“嫁接”再造传统产业,只有通过转型升级、创新研发,实现企业快速发展,才能达到企业增效、个人增收的“双赢”结果。
    其次是目标一致、行动一致,相互支持,要顾及团队大多数成员的利益。这是团队精神之本。作为“狼性团队”的一员,大家不能光顾自己,要目标一致、团结协作、和谐共生。“狼”有六个特点:一是群居;二是团结;三是耐力;四是执着;五是拼搏;六是和谐共生。特别是团结互利、分工合作等,这是其它动物无可比拟的,也是当今人类学习借鉴的典范。
    三是先舍后得,同辱共荣,统一价值,肩负使命,形成合力。这是团队精神之魂。在这里,重点是团结和先舍后得。只有使命在肩,在统一的核心价值观指引下,才能形成合力。而我们有些干部个人主义太重,只想得,甚至贪、占,而不想舍。这是典型的个人主义作祟,是影响团结和战斗力的大敌。试想,没有先付出,哪来的后回报?类似这种害群之马要幡然醒悟,否则必将被淘汰出局。
    狼在猎取食物的时候,分工明确、协调配合、不吃独食、共享成果。作为一名军人,任正非很羡慕狼的特征,于是就在华为提出要打造“狼文化”。早在十年以前,管理大师们就把华为的“狼文化”作为一个成功范例在全国宣讲。
    反思各企业及管理团队,缺失的恰恰就是这种“狼性”。2012年,在公司整风动员讲话中,总裁列举了干部队伍存在的“软、奢、漂、懒、散”五大问题,这恰恰是与“狼文化”相对立的五个缺点。当前,四家制造企业在以下三个方面更为突出:
    一是“软”,主要表现是“主人翁”意识太差,“老好人”意识太强,管理松懈,不敢担责,奖励多、处罚少。毛主席说过:“凡是有人群的地方,都有 ‘左、中、右’。”所以,各企业在管理上必须“两手硬”,既要用“胡萝卜”来激励、引导,对明知故犯、屡教不改的干部员工,还必须用制度来“当头一棒”,杀鸡儆猴,起到警戒作用。
    二是“漂”。有的干部至今仍抱有“打工者”的心态,工作作风漂浮,擅作“表面”文章,工作往往有布置,而且方法、措施、应急预案很全,但到最后还是无检查,即便是有检查得出结论,也没有处理,更没有反馈,员工干多干少、干好干坏一个样,致使“PDCA”形不成循环,“雷声大雨点小”。
    三是“懒”。思想懒惰、行为懒惰。主要表现是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,小富即安、小盈则满、胸无大志,饱食终日、无所用心、无所事事,不愿意拼搏进取,不愿意做大、做强,不愿意争先夺魁,不愿意吃苦受累,工作消极应付。
    2016年,“华为”高居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” 榜首,“中国企业500强”排名第27位,“《财富》世界500强”榜单位居第129位,成为全球100个最具价值品牌之一。 这一系列光鲜数字的背后,凝聚着任正非和他的团队无数心血和汗水。一个企业要拿下一个项目、攻下一个客户,同样必须付出“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”。比如,建材公司许总、曹总,面对困难和挫折,发扬金潮人“持之以恒、坚韧不拔,不达目的、誓不罢休”的顽强作风,“攻无不克,战之必胜;挑战完美,追求极致”的拼搏精神,经过四年多的不懈努力,终于跻身海尔供货商的行列,预计明年实现销售收入突破2000万元,将成为建材公司第一大客户。这也是在房地产市场持续下滑的严峻形势下,建材公司效益稳步提升的根本原因。所以,这个“懒”字必须坚决摒弃。
    今天,在座的经理及以上干部都比较年轻,尽管这“三大弱点”还比较突出,尽管各企业都是传统产业无法像那样突飞猛进,但只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,以金潮雄厚的基础做后盾,集思广益、群策群力,充分发挥团队集体的智慧,5年内销售收入翻番的目标就一定能够提前实现。因为没有销售收入翻番的基础,利润翻番是暂时的,对于传统产业来说,规模是保证,必须翻上去。关键是必须重点解决这三大问题,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,大力弘扬“狭路相逢勇者胜”的“亮剑”精神,着力打造一支李云龙、任正非式的“狼性团队”,带领全体员工与时俱进、抢抓机遇,逆境锐进、奋勇争先,迈开双脚、飞奔向前,做强做大、实现跨越,在推进“二五规划”的征程中建功立业。
    ----红色管理+国学智慧,形成特色素质本领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曾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:“领导干部加强学习,根本目的是增强工作本领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。”学习是潜移默化的事情,不是轰轰烈烈的活动,只有提升素质、增强本领、解决问题,才是检验学习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。因此,各企业要把《红色管理》和《国学》智慧相互融合,从而使各级干部具备金潮特色的素质和本领。前段时间,公司给企业总经理下发了一本名为《镜子和尺子》书籍。“管理需要镜子和尺子”源于《国学》的智慧,就是靠人的道德和品质约束自己的行为,激发个人的潜能。其实,这个观点有点片面。如果没有一定的游戏规则,光靠国学智慧,管理不可能取得实效。五年以前,公司曾经组织干部学习过《红色管理》,并且专门召开了动员大会,还为总经理配发了冯成略编著的《红色管理》。各企业现在应当把“亮剑”精神、《红色管理》、《国学》智慧像和面那样糅合在一起,形成金潮特色的素质和本领。因为在管理中,有时候单靠游戏规则、规章制度无法约束员工的行为,必须借助“镜子”和“尺子”加以启发、引导;对于个别脸皮厚的人,光靠“镜子”和“尺子”的约束根本不起作用,必须依照规章制度进行严厉处罚,二者相辅相成,缺一不可。《国学》主要是塑人、塑智慧、塑灵魂,《红色管理》主要是文化开路、讲究规则,并且包括许多活学活用的典范。要把这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,特别是《红色管理》中讲到的政治思想工作优势,各企业不但要学习而且要多做。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,中央电视台、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主流媒体,通过采访老红军让当事人口述长征故事、采访有关专家学者畅谈长征的历史意义和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,连编累牍地进行专题报道。这预示着:第一,必须强化共产党的领导;第二,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,在短短19年间,由过去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仅剩下两万多人,到1949年建国发展壮大到300多万;由过去让蒋介石围追堵截到处跑、四处躲,到后来把蒋介石赶到台湾。这无可争辩的事实足以证明,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。无论是战火纷飞的年代,还是和平建设时期,抑或是拨乱反正、改革开放,不坚持党的领导就不会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,就不会有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。这其中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。各企业恰恰丢掉了过去的优良传统,不愿意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。在5月底召开的武夷山会议上,总裁为各企业树立了路文喜、王炳杰、石峰武三个标杆。他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企业、不同的管理;他们都取得了辉煌的业绩,并且在管理方面都有自己的“绝招”。他们的共同特点:一是按游戏规则办事;二是以身作则,员工拥护;三是令行禁止,团队协作,上下拧成一股绳,形成无往而不胜的合力。我们一定要有的放矢地近学身边这些好典型。
    过去人们常说“火车跑得快,全靠车头带”。现在各企业管理团队不能仅局限于当好“火车头”,每个成员都要成为自带“马达”的动车组,齐心协力形成“400公里的时速”,推动企业“这列动车”飞奔向前。只有这样,大家才能发现、分析、解决各个岗位、各个角落的问题。要倡导借鉴“狼性文化”,树立、弘扬“狼性团队”精神,让每一名干部都成为“动车组”,使企业逐步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,进一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、战斗力,团结带领员工树立正气,排除顽疾,用聪明的智慧、勤劳的双手共创幸福生活。
    随着冬季的日益临近,公司干部集训已经结束,各企业自主内训即将展开。公司对此不统一定调,希望各级干部不要把培训当成负担,要把学习当成“福利”,千方百计抓好周六的学习;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,不拘一格选课题、定内容,有针对性地组织好内训。前提是提振团队的精神,打造一支像李云龙那样嗷嗷叫的员工队伍。
    ----洋为中用内外结合,打造独特管理方法。
    近年来,公司采取内训、外培相结合的方法,曾经举办稻盛和夫经营哲学专题讲座,并且组织高层领导赴日参观考察京瓷公司;先后组织干部外出参观学习国内知名大企业、听取专家教授管理知识讲座;内部举办外国企业管理知识培训、观《亮剑》学红色管理,今年又组织举办了《易经的智慧》、《向历史人物借智慧》等一系列国学培训,学习内容可谓丰富多彩。
    然而学过之后 “结合”的怎样、用的如何?这是亟待解答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。“为学之实,固在践履。苟徒知而不行,诚与不学无异。”宋代学者朱熹这段话的意思是“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,如果只是明白道理而不去做,学与不学就没有什么区别了”。要达到“活学活用、学以致用”的根本目的,必须 “因企制宜、因人而异、有的放矢、灵活把握”。因为“隔行如隔山”,具体情况必须具体对待。任正非麾下的华为集团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。下一步,各企业学华为不能机械照搬他们的管理模式,只能借鉴其“狼性”文化和精神。因为华为是一家高科技、高附加值、高利润的企业,所有员工都必须本科以上文化程度。这与公司的“企情”大不相同,管理方法差异太大。公司四家制造企业所处行业不同,地理位置不同,生产工艺、产品销售千差万别,员工队伍文化程度、整体素质参差不齐,如果套用一个管理方法必然是“事倍功半”。为此,各企业要将以往学过的管理知识、国学智慧加以筛选、归纳,然后就像和面那样糅合一下,注重在“结合”上下功夫、作文章,形成一套适合自己企业实际情况、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。因为“适合”才是最好的。所以,公司只是构建企业文化、总体目标和要求等大的框架,而无法统一拟定管理和方法基调,更不能硬性命令所有企业必须套用稻盛和夫的经营模式,或按照海尔、华为、腾讯等企业的思路发展。各企业要群策群力、集思广益,特别是总经理要发挥团队集体的智慧,将所学的管理知识有机地柔和于企业,联系实际,开拓创新,分解目标,再造流程,制定措施,狠抓落实,逐步形成一套便于操作、易于接受的独特的管理办法,助推企业实现“跨越式”发展。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翟纯明)